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。(本報系資料照)
新冠肺炎疫情往上直衝後,近日的確診數呈現盤整狀態,似未再「爆炸」發展,蔡政府更已在考量將適度放寬入境總量及檢疫天數,能否出國玩、觀光客是否進得來成爲關注焦點。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,若未來疫情趨緩、國際觀光客有機會進來,就可以配合做振興,透露方式可能會跟去年的熊好券一樣,並說「大概8、9月我覺得是最適合的時間」。
臺北市議員鍾沛君主持的Yahoo TV《今天誰來沛》,今(30)日邀請到黃珊珊談論未來的規劃。鍾沛君指出,北市推出總金額28.5億元的9大紓困,但降租、減稅對於第一線業者的幫助比較無感,想知道之後是否還會有別的補助計劃。
黃珊珊表示,過去計算捷運流量降低,包括服務業、餐飲業也都會受到影響,北市因此先針對公有部分進行降租,解決場域問題,並同時要求須回饋給第一線的承租人,「不能我減租,你還是收一樣的」。
《国际金融》10年期债息涨破1.56% 美股三大指期大跌1%
黃珊珊指出,現在不論砸多少錢進去還是不會有業績,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先「止血」,至於後續的「輸血」則會像去年的熊好券一樣,等這波疫情下來後再以振興的方式處理。她透露,目前正跟市長進行第2次追加預算的報告,可能會先向議會爭取墊付,等議會審過預算就能啓動。
黃珊珊說,北市這2年不停協助各商圈、市場轉型,若未來疫情趨緩,甚至7月後國際觀光客有機會進來的話,振興就能在最有用的時候進行,「大概8、9月我覺得是最適合的時間」。